2025年,一个深刻的道理逐渐被大多数人所认识:医学并非万能

2025-03-25
来源: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人曾一度产生错觉,认为所有疾病都能被治愈。然而,新冠肺炎的爆发打破了这一幻想。权威专家明确指出,目前没有药物能直接清除新冠病毒,所有治疗都是对症治疗,这让人们感到了焦虑。其实,除了新冠病毒的高传染性,这种情况一直存在。以最常见的感冒为例,9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我们常用的“感冒药”并不能消灭病毒,主要是对症治疗和调整身体平衡,最终感冒的痊愈还是依靠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清除病毒。

图片

因此,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医学并非无所不能。医学更多的是以缓解症状、改善病情和安慰治疗为主,真正能够彻底治愈的疾病只是冰山一角。一百多年前,一位美国医生在墓碑上留下了一句名言,也成为了大多数医生的座右铭:“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在这个后疫情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真正的全能医生其实是自己。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保持自身良好的免疫力是保持健康的最佳途径。国家也高度重视人民的健康,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出台,以及《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的印发,以预防、保健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一个以数十万亿计的健康产业正蓄势待发,一个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健康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央视著名主持人、健康中国行推进委员会委员白岩松曾指出,健康产业几乎成为未来中国最大的产业。健康中国行动标志着中国在面对健康问题时,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其中最大的质变就是,中国的健康医疗正在由过去的以治病为中心向防病为中心转变。

图片

在众多利好政策的支持和资本的不断加码下,大健康产业规模呈现出量级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7万亿元。照此趋势,业内预测到2022年,市场规模或将超过8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看好大健康市场前景的不仅限于业内人士,近年来,众多药企也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合作等方式积极布局大健康产业,奋力抢跑这条赛道。

大健康产业之所以大有可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潜力点:

首先,健康服务业的总范围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6万亿元。未来,健康事业将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事业,健康产业将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其次,中国面临着5亿慢性疾病人群的庞大市场。慢性病(如心血管病、各种肿瘤、高血压、高血糖等)占整个疾病死亡率的88%。如果不加以防控,这一数目将呈倍增趋势。

图片

再者,中国正面临未富先老的局面,老年人对健康需求的关注越来越高。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2.64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8亿。这也是大健康产业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14亿人口市场的需求极大。这一巨大群体所包含的消费力,将促进中国成为全球大健康产业的最高消费市场。

在政策越来越完善、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消费能力持续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医疗需求持续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健康产业将在中国得到加速发展。未来,这一市场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将迎来更多机遇。

然而,尽管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仍然有70%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这部分需求主要来自于营养治疗,而中医食疗或将成为我国大健康领域的新“蓝海”。

对比国外相关品牌,过去海外保健品品牌因为产品及服务发展相对成熟,在中国市场表现出强势的品牌力。而国内品牌成立较晚,品牌影响力需要加强。但本土品牌受益于传统养生文化的崛起,呈现出较大潜力。食疗文化的广泛普及也为这些品牌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食疗根据国人日常饮食习惯设计,以食疗为主,符合国人对营养的需求。且国内中医具有文化优势,价格合理。随着市场逐步打开,其优势将逐渐凸显。

图片

在健康养生行业处于风口之际,并非每一款健康产品都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面对健康刚需,广大消费者的营养健康观念还有提升空间。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养生保健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另一方面,知易行难,即便掌握了知识,行动力跟不上,也很难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以“用健康经营快乐”为宗旨的陈农夫食疗品牌,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陈农夫食疗品牌在延承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引进现代化的养生理念进行系列改良。经过25年的深入研发,坚持“好原料、无添加、更专业”的生产主张,推出了全新的中医食疗产品。中药与食物相配,就能做到药借食味,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这些充分发挥中药效能的美味佳肴,特别能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更加适合国人体质。把中医食疗融入一日三餐,把三餐吃好就是最好的治未病。

图片

创始人陈老师认为,只有拥有优秀的自主创新研究实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立足,才能成为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他对食疗有着精辟的论述,如“吃胃容量的三分之一,喝三分之一,留下三分之一的空,最后留下一份智慧”的思想,强调保持适度的行为。

在大健康产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大企业不断进行市场扩张,而更多的新锐企业则通过不断地探索、升级、创新去打破行业壁垒,提供创新路径。但需要面对的现实是,我国大健康行业相较发达国家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也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才能静待花开。在大健康产业的广阔天地里,中医食疗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新的增长点和投资“蓝海”,值得我们深入关注和期待。

阅读6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