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脆皮”的这届90后年轻人,中药茶饮养生成了“新宠”。被追捧的中药代茶饮大多价格不高,一杯奶茶和咖啡钱就可以“养生”一次或一天。年轻人买得起、喝得起,也是其火出圈的密码之一。
奶茶没了性价比,本草茶来一帖。不喝奶茶喝中药代茶饮,也是一种流行。
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茶养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我国药茶种类繁多,上市的药茶产品超过300种,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市场增速极快。
其实茶养愈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神农本草经》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茶养的最早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这一记载不仅揭示了茶的药用价值,也奠定了茶养愈在中医养生中的重要地位。
茶养在此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并积累了大量以茶治病的感性经验。
第二从吃茶治病发展到以治病、防病及保健为目的的经常性饮茶。如随着中药本草知识的积累和普及,至唐代时,养生茶已成为上流社会普遍接受的嗜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被视为“养生珍品,不可一日无之”的“国饮”。
其中,茶饮品、花茶、中药保健茶是药茶产业的主要增长点。作为茶养载体的药茶专卖店、药茶专柜、茶养养生馆、药茶茶吧、药茶器具等也将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茶养的发展也必然会带动物流、互联网、健康旅游、养生保健等行业的经济增长。
行业新增长点在哪?方向直指健康养生。
一个明显趋势是,自今年开年以来,茶饮企业频频围绕健康类茶饮产品发力。3月底,某茶联名知名健身博主推出旗下多款产品的“轻负担”版本。4月初,某某茶姬宣布邀请“全民教练”博主为新品推广。
随着“营养选择”标识在上海正式试行,各茶饮品牌陆续开始公布原料配方,进一步推动公众健康意识的唤醒。
然而,市面上现有产品的配方只涉及到庞大食品原料的一部分。作为中国传统食养文化的重要组成,药食同源类中药材草本在传统茶饮产品中远未得到开发。
中国食品市场的独特性在于是一个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交织影响的市场。
自2011年开始,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增快,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国家。慢性病增长趋势加快、亚健康成为常态,这些与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引爆了健康领域的潜在需求。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血脂异常的1.6亿人,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达1.2亿,已经成为距三高后的第四高。肥胖人群高达9000万人,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门统计,茶养功能产品市场的增速可望达到25%,市场容量达到1200亿左右。
这份数据充分说明了茶养市场的“广阔性”。茶养养生将会是大健康产业下冉冉升起的朝阳行业。随着消费者对天然健康解决方案的偏爱加深,茶养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中医药滋补品发展的这数十年时间里感受到三个趋势:
1、大众生活水平提高;
2、大健康行业在监管指引下走向规范化,药食同源食品的年份道地品质明显提升;
3、消费者为健康长寿消费的意识被唤醒。
中药草本养生茶饮作为滋补品领域的细分市场,更加容易实现产品开发并为渠道设计标准化流程。
当下饮料市场,若只从中药成分出发来看会略显匮乏,但从药食同源角度来看,品牌们已经玩的风生水起。
以中药草本成分为核心的饮料品牌,成为资本押注的潜力股。
目前陈农夫旗下的食医说本草茶品牌最近开放加盟政策,一经开放便让之间积累的加盟商趋之若鹜,品牌的长处也正是养生茶饮赛道的增长痛点:将消费者需求由尝鲜向日常化转变。
养生茶饮带有天然热度,差异化的定位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进店尝鲜并不是什么难事,提高复购和消费者粘性才是品牌保增长的关键。对此,品牌可从两方面出发。
一是顺时养生,围绕季节不断调整主推产品,四季主五行茶等,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养生需求。
二是人群及场景的细分,针对女性生理期需求推出系列产品,针对气色、困顿、疲劳、肝火、消化等生理症状推出对应饮品,市场上已有不少品牌切入该细分点。
中药代茶饮是药食同源的一种体现,和现代年轻人爱喝的奶茶、碳酸饮料相比,饮用合适的中药代茶饮是有益的,但既然是药就有其偏性,因此在中药代茶饮的选择上要注意适合自己体质。值得注意的是:中药代茶饮不能够取代药物。
茶养愈强调的不仅仅是茶的饮用,更是一个完整的静心、静思、静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茶,达到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目的。茶养愈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养生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通过茶养愈,人们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与心灵进行深度对话。
随着人们对本草茶养研究的深入,茶养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将得到更加全面的解析。结合现代医学技术,茶养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