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行业市场多大?舌尖上的养生市场,潜力超乎想象

2023-09-27
来源:

食疗行业市场多大?食疗药膳“寓医于食”,常用于人们病后康复和日常身体调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从“想要吃饱”转变为“吃得健康”。通过药膳“治未病”、减轻病痛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受到不同年龄群体的喜爱。


食疗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医就有着“药食同源”之说。根据市场情报的分析,药食同源类产品2021年的市场销售额超过191亿元,2022年为近234亿元,同比上升22.3%,2023年以来,全国的保健品市场,包括药食同源产品产值已达5000亿元以上,并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



同时,2023年中国风味图谱中,预测了后疫情时代下的五大风味趋势,药食同源便是其中之一。中国中医药、保健生产企业间的合作生产、合并正在逐步爆发,与食品行业进行创新融合发展。


“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指出: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并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后疫情”“大健康”的时代背景下,追求健康成为消费者的首要诉求,“药补不如食补”的膳食养生观念使得功能性原料尤其是药食同源原料备受追捧。


尽管药膳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后续的发力重点似乎已为大家熟知:一是针对大众人群养生需求的功能产品;二是满足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健康饮食需要的功能性食品。



面对大众,企业多以补气血、健脾胃等人们已经熟知的药膳功效作为切入口进行市场教育。药膳不同于普通膳食,又并非一般药物,“是药三分毒”的理念让不少宝爸宝妈转向药膳。然而,宝妈宝爸能很容易搜索到小儿药膳配方,却不容易找到专为小孩子打造的药膳菜。


与小儿药膳市场相似,针对老年人的药膳也是一片有待耕耘的蓝海。对于老年人而言,身体机能的退化会带来如味觉衰退、咀嚼困难、吞咽不当等影响饮食的各类健康问题,这些问题让老年人迫不得已改变饮食习惯,减少食物摄入,没有充足的营养又导致老人身体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则可以帮助老人进行营养搭配,尤其对于药膳而言,能够在补充日常所需元素之外为老人提供更丰富的营养,市场十分广阔。


目前我国的药食同源产品包含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和药品三大类,覆盖各种剂型。其中保健食品市场规模最大,万亿级别,其他市场也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品类有药膳菜、食疗、养生汤等,相关企业以中小微企业居多,国内外知名品牌不断涌现。



该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市场潜力大。

一是中国人大都信奉中医理念,誉为国粹的药食同源文化深入人心。

二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头脑劳动者增加,健康需求更趋个性与定制。

三是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利用中医资源开发保健食品和新药。

四是消费升级,人们更具备天然养生的意识与消费能力。


但该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相关法规与技术标准不健全,产业准入门槛低。

二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缺乏竞争力。

三是产业链不完善,关键原料 及技术依赖进口。

四是市场监管不到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五是科研投入不足,产学研结合还不紧密。


所以,药食同源产品产业虽有广阔前景,但也面临一定风险。企业要抓住市场机遇,还需在自身管理、产业链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努力,弥补产业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


药食同源产业作为健康产业和新时代快速兴起的产业,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食疗药膳在我国由来已久。“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等理念深入人心,食疗药膳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及治疗慢性病、疑难病领域功效独特,是中华各民族用实践证明了行之有效的预防疾病的方法。


因此,在建立监管标准的时候,我们不能把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中医药膳食疗和现代保健医学、现代食物营养学、现代食疗学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物。而文化比较的方法主要在于差异,而不在于优劣。我们不能用一种文化为指标去度量另一种文化。任何文化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任何文化都是不可否认的,都应当给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当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单边主义的强势冲击,已迫使所有国家、所有民族不得不提升文化自觉。在维护文明多样性,倡导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多元并存的时代。尤其不应重蹈文化优劣比较的覆辙。


包括中医药膳食疗在内的中医药是我国最具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和自主创新潜力、最具原创性的学术领域。我们应该站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继承和保护好这份遗产。



而不是在“与国际接轨”(西方国家并没有中医药膳食疗标准,硬是要接轨,必然是阉割中医药膳食疗的精髓和灵魂)、“药膳食疗现代化”的大旗下,以现代保健医学、现代食物营养学、现代食疗学对中医药膳食疗偷梁换柱、李代桃僵。这不仅是可笑的,而且也是可悲的。我们不能忽视本民族的文化财富、老祖宗的家底。让国粹在我们手中凋零、枯萎,那便是对我国历史悠久的医药文明的最大背叛。


因此,从知识传播和创新的角度看,中医药的教育传承体系,应尽可能体现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而不应简单模仿、照搬西医的模式。中医传承是创新发展基础,中医那么多有用的知识如果无法有效传承,创新发展也将是无本之木!



“三分治七分养”、“药补不如食补”是劳动人民通过实践积累的劳动智慧,蕴含着深厚的科学道理。药膳产业有机遇也有挑战,其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但创新及普及力度滞后,急需更多更广力量及渠道参与。


起源于1998年有老字号的陈农夫,近年来推出的“把病房变为厨房,把药疗变为食疗”的理念受大众追捧,食疗是以中医药和食物为原料,即“药食同源”,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


因人而膳、因地而膳、因季而膳,坚守人类的“健康”防线,是药非药,是食非食,不是“药物”,却比药物更温和更有效果。17年的研究,创梦24年,把中医食疗融入一日三餐,只需要一日三餐好好吃饭就能健康养生,跟健康做加法,做到少生病,甚至不生病,才是平等的健康。



大家说陈农夫做了历史以来没人敢想敢做的事,实现了一家亲文化的社会和谐共生文化品牌,实现了人类向往的互爱互助,无私奉献爱心的理想主义生活方式,在这里,人们爱学习,爱运动,爱奉献,所到之处都是好口碑。


从1998到2023,零差评,建设的中医馆,月子会所,食疗馆全部都突破年纯利润百万到千万。钻研的生命力营养学,消费者认为已经超越了医学,快过药学的专业中医食疗,达到30%的人当天见效,90%的人3天内见效,把中医药的苦口变为可口酿汤,让良药不在苦口变一日三餐食疗,这是5000年来的巨大突破,让梦想走进现实,走进生活。


这是史无前例的历史性口碑品牌,23年来纯口碑发展,不做广告,如今,实现了月子会所,食疗馆,中医馆,康养基地,康复院,养老院等一体化成熟体系,现在,正式规模化对外授权给实力派合作。



最后,药食同源产品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发展前景广阔。但产业链短板也较为明显,急需系统提高与优化。这需要企业持续创新,高校与科研机构积极配合。只有产业各环节协同发力、强化基础研究、建设产业链、提高质量、培育品牌,药食同源产品产业才可能真正发挥潜力。

阅读76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