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万亿市场,拥抱中医药时代,中医食疗带来新模式

2023-06-21
来源:


5月份,国家领导人在河北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再次谈及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意味深长。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是国家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划定的明确目标,而“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突出强调,不仅彰显出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更包含了对中医药在“中国药”自主创新研发中展现更大作为的殷切期许。


中医药作为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其医疗模式与药物配伍方法在数千年来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承载着中华民族与疾病斗争的智慧与经验,无疑是与国人健康需求与生活方式最为契合的诊疗手段,应成为“中国药”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中医药这一宝库蕴含宝藏之丰富、发展潜力之巨大是难以估量的,亟须进行更加深入的发掘与利用。



但是,中医在近现代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的“废止中医案”风波,曾经掀起了中西医之间的大论战。甚至解放后,我国科学界一些人士,也屡次在媒体上抨击中医,掀起了中医存废之争。幸亏我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大力支持,使中医得以在我国扎根,并发扬光大。


2017年7月,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药行业规范化持续推进,产业在短暂的回落后重新起航。


2019年10月,我国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从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0条意见。


2021年2月,我国出台《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强调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和比较优势。


2022年6月,我国出台《“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注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医药精华,在创新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促进中医药特色发展。

2023年2月,我国出台《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统筹部署包括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工程在内的8项重点工程。


中医药产业涵盖中药种植、中药生产、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食品等诸多领域,这里主要探讨中医药制造业市场。根据全国医药工业统计数据,中药工业主营收入由2012年的515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近7000亿元,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随着国家支持力度加大,大健康产业快速崛起。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医药如何发挥独特优势,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创新健康理念和转变医学模式方面的优势。中医药学凝聚了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其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综合干预、身心兼具的诊疗思维,以及疾病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相互协同互为一体的特色优势,与当代医学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中医药在普及健康生活方面也有显著优势。中国人历来注重日常生活的养生保健,强调生活方式和健康维护有着密切关系,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与弘扬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因此,要通过实施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大健康是未来黄金产业,中医药是物质基础。



后疫情时代,民众对于健康的关注度空前提升,大健康市场规模随之逐步扩大。据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大健康产业复合增速高达19.4%,2021年达到13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其中数字医疗最受关注。截至2021年,整个与中药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增势明显。


中医药是整个中医学乃至大健康产业物质基础,是典型的“以小博大”、“以一缕系千钧”的产业。2022年,常用中药材品种产能518.52万吨,市场规模达到2586亿元以上,呈加速增长态势。


但是我国医疗保障不够完善,中医药处于绝对弱势地位。


一是尚未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目前我国中医的医保支付方式是参照西医病种制定的,例如,按病种付费、按分值付费等,不能凸显中医药特点。


二是中医药政策未跳出“情景倒逼”和“被动回应”的困境。其结果体现最为明显的是部分条例实施未落到实处,例如,各省在中医药条例中均提到“要提高使用中医药治疗”的报销比例,但是未见具体的实施规定。中医中药治疗的报销比例问题悬而未决,这对中医药服务的推广又是一个阻碍。


三是纳入医保范围的中医药服务项目偏少。有部分中医适宜技术和技术创新项目等非药物诊疗的中医特色项目没有收费标准,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众对中医药的选择。



应该注重医保支撑体系的完善,增强中医药服务竞争力。一是设计独立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对中医优势病种在医保支付时保证与西医同价,提升竞争力。二是扩大中医药服务的医保范围。针对部分中医适宜技术的项目,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将符合医保规定的“药食同源”服务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治疗性医院制剂和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等纳入医保范围。


如今,作为中医学文化理论精华,“药食同源”历经实践验证,已成为国人养生的重要理念之一。充分发挥中医“解已病”、“治未病”的优势,“药食同源”的健康产品正在崛起。


将“药食同源”作为中医药产业化的有效切入口,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药食同源”在守护健康中的作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当务之急还需要整个行业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内外兼修建立起规范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体系。



起源于1998年有老字号的陈农夫,近年来推出的“把病房变为厨房,把药疗变为食疗”的理念受大众追捧,食疗是以中医药和食物为原料,即“药食同源”,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


始终坚持把众生放在心头,实现中医药不苦和药膳的平民化,一切都只为了让您不生病。养生不必大费周折,不需要额外花钱和额外花时间,就能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养生理念,尽在一日三餐中,把中医食疗融入一日三餐,把健康放在舌尖上,每天给健康做加法,把三餐吃好就是最好的养生,就是民生大事。


中医的刻板印象里“良药才苦口”,通过现代化的改良,终于实现了“良药可口”,药膳变得美味可口了,更利于推广中医文化。在产业梦想的蓝图中,希望将健康服务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中医食疗走入千家万户,尽全力帮助更多人。



“但这远远不够。健康服务的对象应该是我国14亿人民,我们希望将天使社区布及全国每一个省市,将健康服务下沉到中国每个县城的每个‘毛细血管’中。”未来,爱中医食疗将把服务站开进全国各地,将慢病防治、健康管理等服务下沉到中国的每一个街道、每一个社区。


这不仅是为了中华人民福祉,也为了更大的人类梦想。深耕大健康产业,更好地做好大病预防、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到2030年“全球非自然死亡人数减少至三分之一以上”,人类的寿命大幅延长。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这样的愿景虽然宏大,但我相信只要脚踏实地,我们就能一步步迈向这个目标。


阅读23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