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味中药——甘草

2018-11-08
来源:


  真要说到中药,怎么可能会不提到甘草。甘草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一味中药了,方剂中经常作为使药,方解里经常能看到“甘草调和/缓和诸药”;日常生活中有人咳嗽了,就会想到去买点甘草含片来镇咳祛痰。就连欧美那边,也有用甘草做成的黑色的甘草糖,欧美人民还对这些口感独特的甘草糖颇为上瘾。于是不用一篇推送专门来说说甘草,也太说不过去了。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甘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陕西、新疆等地。通常在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异名】国老、蜜甘、粉草、甜草、甜根子等。


【性味】其性平,味甘。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和中缓急,止痛,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肺痰咳喘、心悸气短、四肢拘急疼痛、痈肿疮毒、药食中毒等。


【成分】含甘草酸、黄酮类、多糖类、胶质、生物碱等。


【适用人群】本品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抗感染、抗变态反应,并有抗心律失常、抗溃疡的作用。此外,具有镇咳、镇痛、解毒、降血脂、保肝的作用。临床上还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乳腺炎、慢性咽炎、抑郁症、食物中毒、尿崩症、皮肤病、手足癣等疾病。


【注意事项】大剂量久服可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菘菜、海藻同用;实证中满腹胀、水肿者忌服。古代文献载有甘草忌猪肉。


【用法用量】煎服,一次常用量 1.5~10 克。


【应用】甘草药用很广,用量很大,成为紧俏的药材,而且也是食品工业的原料。在药膳、保健食品制作时,可选用煮、炖、熬、蒸、炒等烹制方法。



  甘草因其根和根茎味甘甜而得名,而关于甘草最响的一个称号“国老”,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何调和诸药而给人感觉很“和事老”的甘草,会有那么一个响亮的名头。



  其实正是因为甘草“甘以缓之”,能协和百药,缓和药物的烈性。著名的道医陶弘景才称甘草为“国老”,曰:“此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


食膳与实际应用


  肯定也有读者想到了,甘草有生甘草和炙甘草之分,处方中如写有甘草一般就是指生甘草,用到炙甘草则会注明。这里炙甘草是生甘草经过炙制,用蜜炒为蜜炙,可增加润肺的作用。


  生甘草多用于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咽喉肿痛,痈疮疡,胃肠道溃疡、食物中毒、四肢挛急疼痛,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 而炙甘草则偏重于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等。更多相关内容:每天认识一味中药——枳实


1.小儿多动症——心脾两虚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甘草


【临床表现】精神涣散,多语多动,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体瘦,唇舌色淡,脉细弱无力。


【食疗药膳】甘麦大枣汤:浮小麦 30 克,甘草 6 克,红枣 10 枚。共同煎煮取汁。


2.消化性溃疡——肝气犯胃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甘草



【临床表现】胃脘胀痛,攻窜两胁,气怒加重,苔薄白,脉沉弦。


【食疗药膳】蜂蜜草陈汤:蜂蜜 60 克,生甘草 10 克,陈皮 7 克。用水适量,先煎甘草、陈皮,去渣取汁,调入蜂蜜。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甘草


  青果甘草茶:用藏青果 10 克、甘草 2 克,泡开水饮用,可治夏日口干舌燥、咽喉痛、食欲差等热伤津液证。


阅读2104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