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寻疾病能否“消失”以及如何让其“消失”的漫漫长路上,陈农夫潜心钻研了17年。他提出建设环境、医心、医身、医行为的全新论述,倡导非药物疗法的生活方式管理。这种理念若能广泛推行,有望让世间“无医无药”,而这正是中医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中医价值的深刻体现。
陈农夫对中医有着独特且深刻的认知。在他眼中,中医不仅是医学,更是多领域的集大成者。
中医是教育家,以每个人的切身利害关系为切入点,通过身教言教入世行道,实现教育目的;
中医是营养家,其“处方”本质上是有形与无形营养物质能量的精妙配方;
中医涉及管理学,通过调节生活方式管理健康;
中医还蕴含着深厚的国学智慧。
中医所秉持的“百病由情生”理念,揭示了七情六欲在疾病诊断与辨证中的关键作用。七情六欲不仅主导着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转化,使其产生相生相克的关系,还影响着无形内心意识,进而控制各器官组织屏障的闭合与开放。这种意识主导的屏障变化,会影响脾胃对营养的运化与分配,造成营养物质“偏心”分布,向好的愈发好,向坏的愈发坏,最终主导身心灵健康。当身体出现问题时,初期表现为现代医学所称的“亚健康”,严重时则发展为“疾病”。
由此可见,现有的“疾病”诊断模式或许存在偏差,“疾病”可能只是表象,其根源在于七情六欲、环境与营养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因此,以环境、情欲意识与营养作为健康辨证的新方式,才是解决健康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实现这一点,需转化意识形态,建设美好环境,让每个人拥有美好心情,并将中医营养学融入日常生活饮食。
基于这样的理念,陈农夫以中医文化为核心,以中医营养学为切入点,致力于建设中医文明村。他将医疗提升为律心律身律行为的健康生活方式管理,秉持无私奉献精神,免费为居民建设管理居家健康生活方式。在中医文明村,实现了免费义务课外教育,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免费居家养老,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免费搭建社区经济效益平台,促进邻里之间相互友爱、共生共荣。
陈农夫做出这些努力,源于他对当下社会现象的不满。他看不惯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被过度商业化,一切向钱看的行为。于是,他以身作则,以无私奉献为基石,全力推进中医文明村的建设。
陈农夫坚信,当人人自律,中医文明村实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互爱互助精神,每个人都热爱学习、积极运动,共建共享快乐人间时代,那么疾病、养老、教育等问题将不再令人担忧。而且,这种美好的环境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能让子孙后代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天才”,这才是中医文化真正的精髓所在。陈农夫以其远见卓识和无私行动,为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人类健康与文明进步,开辟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新道路。